殣
歹部
共15画
左右结构 U+6BA3
CJK 基本汉字
汉语字典
殣字概述
〔殣〕字拼音是 jìn,部首是歹,总笔画是15画。
〔殣〕字是左右结构,。
〔殣〕字造字法是形声字。
〔殣〕字仓颉码是MNTLM,五笔是GQAG,四角号码是,郑码是ARJC,中文电码是,区位码是。
〔殣〕字的UNICODE是U+6BA3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7555,UTF-32:00006ba3,UTF-8:E6 AE A3。
〔殣〕字属于通用字、三级汉字
殣的意思
殣
jìnㄐㄧㄣˋ基本解释
①掩埋。
②饿死。
详细解释
动词
1.形声。从歹,堇( qín )声。从“歹”,表示与死有关。本义:埋葬,掩埋。
2.同本义bury。
冤骸悲莫殣。 —— 唐· 徐彦伯《比干墓》
3.饿死die of hunger。
天之饥馑,道无殣者。 —— 《大戴礼记》
4.觐见present oneself before。
神裴回若留放,殣冀亲以肆章。 —— 《汉书·礼乐志·天门》
名词
◎饿死的人 starveling道殣相望。——《左传》
殣字的翻译
- die; death; to starve to death
- verhungern
- mourir de faim
殣的国语辞典解释
殣
1jǐnㄐㄧㄣˇ详细解释
名
◎冢、坟墓。
《国语•楚语下》:“民之羸馁,日已甚矣。四境盈垒,道殣相望。”三国吴•韦昭•注:“道冢曰殣。”
动
1.饿死。
《大戴礼记•千乘》:“是故年谷不成,天之饥馑,道无殣者。”
2.埋葬、掩埋。
《荀子•礼论》:“不得饰棺,不得昼行,以昏殣。凡缘而往埋之。”《魏书•卷七•高祖纪下》:“路见坏冢露棺,驻辇殣之。”
殣
2jìnㄐㄧㄣˋ详细解释
◎(一)之又音。
注: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
殣的两岸词典解释
殣
jǐnㄐㄧㄣˇ详细解释
1.〈书〉饿死。
道无殣者(《大戴礼记‧千乘》)。
2.〈书〉掩埋;埋葬。
路见坏冢露棺,驻辇殣之(《魏书‧卷七‧高祖纪下》)。
3.〈书〉坟墓。
四境盈垒,道殣相望(《国语‧楚语下》)。
注: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
殣的字源字形
唐 石经 开成石经
宋 印刷字体 广韵
宋 印刷字体 增韵
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
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
殣字组词
含殣字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