髽
髟部
共17画
上下结构 U+9AFD
CJK 基本汉字
汉语字典
髽字概述
〔髽〕字拼音是 zhuā,部首是髟,总笔画是17画。
〔髽〕字是上下结构,。
〔髽〕字仓颉码是SHOOG,五笔是DEWF,四角号码是,郑码是CHOB,中文电码是,区位码是。
〔髽〕字的UNICODE是U+9AFD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9677,UTF-32:00009afd,UTF-8:E9 AB BD。
〔髽〕字属于三级汉字
髽的意思
髽
zhuāㄓㄨㄚ基本解释
①古代妇女服丧时用麻扎成的发髻。
②古代妇女服丧时用麻扎发髻。
③梳在头顶两旁的发髻。
详细解释
名词
◎古代妇人丧的露髻,用麻束发hemp-tied hair。
髽衰三年。 —— 《仪礼》
髽髻(梳在头顶两旁的发髻);髽角儿(头顶两旁的发髻上翘如角儿)
髽字的翻译
- to dress the hair
- frisieren
髽的国语辞典解释
髽
zhuāㄓㄨㄚ详细解释
名
◎参见“髽髻”条。
动
◎古代妇女在守丧期间把麻布加在头发里挽成髻。
《左传•襄公四年》:“国人逆丧者皆髽 ,鲁于是乎始髽。”《仪礼•士丧礼》:“妇人髽于室。”
注: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
髽的两岸词典解释
髽
zhuāㄓㄨㄚ详细解释
◎古代妇女在守丧期间以麻布将头发挽成髻。
国人逆丧者皆髽,鲁于是乎始髽(《左传‧襄公四年》)。
注: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
髽的字源字形
宋 印刷字体 广韵
宋 印刷字体 增韵
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
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
髽字组词
含髽字的成语